媒体聚焦

【两会声音】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

发布时间:2022-03-11|供稿部门:| 点击:

来源:《国家电网报》头版

发布时间:2022-03-1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如何科学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科技创新将如何发力?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双碳”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您认为我国各地应如何结合实际探索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刘中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不能“碎片化”“割裂化”,也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不搞“齐步走”“一刀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要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同时为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我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在典型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的提案,提出建议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并先期开展减碳区、控碳区、负碳区、去碳区综合示范建设。

例如,陕西省榆林地区既有丰富的煤、油、气等化石能源资源,也有丰富的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具备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转换的物质基础,既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也可作为化石资源富集区低碳化发展的减碳区代表。再比如,辽宁省同时面临产业振兴和节能降碳,可作为高碳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的控碳区代表;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国家电网公司在青海连续多年探索一定时段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减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可作为生态固碳与清洁能源输出地的负碳区代表;山东省发展势头强劲,可考虑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绿色增长的去碳区代表。

记者:您认为电网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刘中民:今天,电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文明建设联系越来越紧密,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能源骨干央企,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配置资源作用,全力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要。国家电网科学有序推进“双碳”工作,为能源电力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体现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在能源供给侧,具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的新能源快速发展,用户侧很多主体兼具发电和用电双重属性。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共同建设智能化的电力系统,通过技术协同与互补实现不同能源的耦合,顺畅衔接发输变配用各环节,协同高效发力源网荷储各侧,并通过多能互补让产值升上去、排放降下来。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您还有一份提案是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的。您认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科技创新应如何发力?

刘中民:长期来看,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涉及能源结构变革,还涉及工业结构变革,应坚持技术先行。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生产和消费息息相关。除了要从能源生产侧考虑使用清洁能源,也应从能源消费侧考虑在高耗能等产业应用无碳排放技术。在这方面,应重点分析哪些领域、哪个过程排放了过多的二氧化碳,然后从技术层面系统分析能源生产消费全过程,推进跨行业、跨领域、跨能源品种等一系列系统性问题的联合技术攻关。这里既包括单项技术的突破,也涉及不同能源技术的合力支撑。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将促进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的工业结构也将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能源革命,很多工作进入“无人区”,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纵观各国颠覆性技术的发展、政策环境和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到颠覆性技术创新具有不同于一般科技创新的特殊性和难预见性,是一项需要突破现有科技体制约束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建议国家设立颠覆性技术国家专项创新基金,探索适合此类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容错免责机制,并鼓励社会资本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

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https://epaper.sgcctop.com/202203/10/con-77550.htm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