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网
发布时间:2025-01-10
——榆林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调研与思考
崔 渊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榆林市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形势,加强前瞻性布局,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技术突破创“新”和产业升级增“质”来推动生产力的解放与增长,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构建,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面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强化目标导向,走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之路
紧扣建设“迈向现代化的资源型领航城市”宏伟目标,持续深化落实“三个年”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强支撑。
(一)谋划布局推进产业发展。立足打造“煤头化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多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布局、数字化赋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培育壮大镁铝精深加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智能无人系统、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接续替代产业,以全新产业体系引领高碳城市低碳发展,加快建立高端低碳现代产业体系。榆阳轻纺产业园一期建成投运,2023年全市羊毛绒企业实现产值逾30亿元;全市工业副产氢达60万吨/年,“以灰氢提取为主、绿氢制备为辅”的供应体系和“以工业用氢为主、交通用氢为辅”的应用体系初步构建;建成国内最大的专业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近五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
(二)推进科技创新提档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加速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4+8+N”项目支撑体系,建成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榆林研究中心,2023年全市原镁产量47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7%,电解铝产量62万吨、占全省产量的69%,新材料产业产值达330亿元。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总投资近10亿元的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建成投运,能源清洁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源陕西实验室获批,化工减碳、CCUS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实验室正在申报,累计拨付3.45亿元支持开展能源化工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今年三季度,全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4.58亿吨、779.9万吨、178.84亿立方米和1237.43亿度,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3%、4.8%、9.7%和1.6%。
(三)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强化资金支撑,市财政安排1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遴选330户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新增固废利用能力700万吨/年,淘汰17台落后煤电机组,拆除或停产7.5万吨以下兰炭装置214台。建强人才队伍,印发榆林市高素质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秦创原西咸新区榆林主中心和榆林高新区榆林副中心,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全省首创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培育省级瞪羚企业12家,成功引进院士工作站,新增省、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5支,为全市现代煤化工等10条重点产业链招引人才1285名。
二、紧盯发展前沿,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任重道远
榆林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在能耗和碳排放指标增量锁定的背景下,如何扭转创新能力不足与接续产业动能不强的劣势短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着以下矛盾和问题。
一是面向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挑战严峻。作为国家明确的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基地,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煤焦油加氢产能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17%、20%、50%、40%。只有紧盯发展前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提档升级,才能更加高效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二是现有产业基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切合度仍需提升。市内南北、城乡产业发展严重失衡,没有资源可供开采的南部县需要寻求发展动能,面临土地集约利用、碳排放强约束的北部县(市、区)选取怎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接续当前发展动能。
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高能级创新平台布点不足,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虽有提升,但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重大科研和工程等领域的领军型人才、一流工程师、优秀技术工人等高层次人才还非常紧缺,现有产业数字渗透率仍然较低,数实融合还有待提升。
三、坚持因势利导,面向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瞄准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提升站位强化布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发展配套协同,推动生产要素向产业聚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势成链,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增效。
(一)推进能源领域布局调整。围绕“煤—油—化—新材料+新能源”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智能矿山建设、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计划,探索推广和优化CO2驱油等技术,脱除天然气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固体并实现杂质综合利用,提升油气开采效率和附加值。稳步推进分布式涉光涉风项目,加快实施一批共享储能电站,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技术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示范应用一批新型储能技术,推动榆佳经开区和榆横工业区光伏、风机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开展“光伏发电—制氢—燃料电池储氢—零碳供电供热”示范,加快建设榆林高新区氢能产业园和榆林科创新城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氢能集散地。
(二)加快现有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节水灌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建设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的现代化,同步开发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在全市主要景区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沉浸式体验,加快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文旅装备用品制造业发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旅游大数据平台。强化制造业对于全市产业经济转型的核心作用,编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矿山设备、油气开采机械、化工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应急装备制造和再制造,以及维修、租赁、研发、培训、会展、装备研发、检验检测、产品认证、备品备件云平台等为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循环制造,探索镁及镁合金、烯烃、羊毛绒服装服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厂房等柔性制造、共享制造,创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依托建设高新区镁综合利用和镁合金深加工产业园,全链条改造升级金属镁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引进镁基新材料高端制造企业,全力打造区域铝镁全产业链产品集散中心。
(三)推动未来产业蹄疾步稳。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航产业园建设,完善通航机场布局,发展靖边海则空天小镇及榆阳、神木、定边通航产业园,建设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壮大通用航空产业,推动低空产业强链补链,鼓励低空整机研发、制造、运营和检验检测能力等项目建设,重点培育壮大飞机测试、适航认证、体验训练等通航产业;拓展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引进一批事故救援、医疗救援、灾情侦察、火情巡查、公共安全预警等通航企业;积极拓展特色低空物流运营场景,引进航空物流、“互联网+货运”物流等新模式的现代物流企业。以“绿色低碳”和“补链强基”为目标,大力发展“源头减碳和脱碳,储能技术和应用,碳捕捉、收集封存、液化、储运,碳交易”产业链,加快化工、兰炭、冶炼、水泥、烧碱等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进固废综合利用,研究制定新型建材、道路交通建设、矿坑修复等领域固废综合利用工艺技术规范标准;组建碳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关于绿色产业、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标准修订,加大绿色债券购买、ESG指数跟踪、绿色产业股权投资等,积极开发碳抵押融资、碳回购、碳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
(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抓好秦创原主中心运营管理和副中心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能源化工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科技创新行动,围绕传统能源采掘、新能源耗材制造与应用、储能、装备制造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持续开展科创企业挂牌上市培育;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加快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探索建设全市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服务域内同产业链、同产业园区内各企业间的网络化生产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
(五)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施面向制度型开放的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公平竞争和对外开放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争取能源化工、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人才、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支持榆林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开放创新试验区。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积极推进土地要素多功能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立体利用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加快科创新城金融街、榆林高新区财富管理核心区及神木市、府谷县和榆神工业区金融改革先行区建设,探索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出台各类政策支持包括高校、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支持企业工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和梯队建设。
(六)发展壮大各类承载平台。以能源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为抓手,完善区域内产业创新集群安全风险评估预警体系,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等替代机制,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支持现有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一区多园”“飞地经济”,推进核心承载区加快向企业综合服务、产业链资源整合、价值再造平台转型。夯实国资国企使命担当,全力推进科技攻关与应用基础研究,持续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继续加大对民营资本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到市级发展战略中,提升民营企业的研发能力,助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家拥抱先进技术、经营方式。
媒体链接:https://www.ishaanxi.com/c/2025/0110/33357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