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动态

“1,3-丁二醇绿色合成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5-09-18|供稿部门:绿色化学催化研究组| 点击:

9月16日,由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和西安科技大学联合开发的“乙醛制3-羟基丁醛及1,3-丁二醇绿色成套技术”在陕西榆林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海超为主任的评价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强,技术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1,3-丁二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端化学品,可用作化妆品、润湿剂、增塑剂、聚酯树脂、锂电池等生产原料,近年来我国需求量逐年增加,但生产企业较少,主要依靠进口。国内外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加氢法和生物发酵法,均采用液体碱催化工艺。

项目负责人徐国强介绍,传统乙醛缩合加氢法存在生产工艺能耗物耗高、废水排放量大等瓶颈,研究团队历经近10年攻关,创新采用活性组分分散和惰性骨架防护策略,研制了高稳定性固体碱催化剂,开发了乙醛缩合、加氢、多级精馏制分离高品质1,3-丁二醇连续式绿色成套技术以及固定床反应设备,即乙醛经缩合反应生成3-羟基丁醛(中间体),3-羟基丁醛加氢后制备高品质1,3-丁二醇。与传统液体碱催化工艺相比,固体碱催化剂性能稳定、抗压强度高、不易潮解、不易溶胀、不易失活,新一代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过程能耗低、不产生废盐等特点,产品可满足电子级和化学品级应用要求。

2024年,该技术在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建成中试装置并完成了1800小时试验,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当年12月,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了现场考核标定,结果表明以高浓度的乙醛为原料,在反应压力0.3-0.4兆帕、45摄氏度工况条件下,乙醛转化率39.2%,3-羟基丁醛选择性达90.1%。同时,能耗和排放与传统液体碱催化工艺相比大幅下降。

目前,该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12件,其中已获授权4件。研究团队已联合北京石油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完成万吨级工艺包开发及可研报告编制,通过拓展乙醇产业链,实现高附加值延伸,加快首套工业示范项目推广。(图/文 李高峰、高瑞瑞)


友情链接